百實科技園區樓宇自控解決方案通過物聯網、數字孿生、AI算法等技術,實現設備互聯、數據融合與智能決策,已成為提升園區管理效率、降低能耗、優化用戶體驗的核心工具。
一、技術架構:從單一控制到全域協同
分層架構設計
感知層:部署溫濕度、壓力、流量、能耗等傳感器,以及智能電表、水表等計量設備,實現設備狀態實時采集。
網絡層:采用OPC UA、MQTT等協議實現設備互聯,支持5G、LoRa等通信技術,確保低時延、高可靠性數據傳輸。
平臺層:構建統一管理平臺(如IBMS集成管理系統),集成樓宇自控、能源管理、安防、停車等子系統,打破數據孤島。
應用層:基于AI算法提供預測性維護、能耗優化、空間調度等智能服務。
二、核心功能:從設備管理到價值創造
1、設備監控與自動化控制
對空調、照明、電梯、給排水等系統進行實時監控,支持遠程啟停、參數調節。
故障預警與自動修復:通過傳感器數據異常檢測,提前預警設備故障。
2、能源管理與優化
能耗監測:實時采集水、電、氣等能耗數據,生成可視化報表。
智能調度:根據峰谷電價、設備負荷動態調整運行策略。
3、空間管理與用戶體驗優化
智能預約與場景聯動:根據會議人數自動推薦場地,提前調整溫濕度、照明等環境參數。
個性化服務:通過工位傳感器與手機信令數據融合,動態調整公共區域環境參數。
例如:某高端寫字樓根據員工位置自動調節空調風速,提升舒適度。廣東某地標大廈會議室周轉效率提升。
4、安全與應急管理
消防聯動:火災報警時自動關閉空調、啟動排煙系統。
安防集成:整合視頻監控、門禁、入侵報警等系統,實現跨子系統聯動。
三、典型場景:垂直領域專業化適配
1、超高層建筑
痛點:設備管理復雜、垂直能耗梯度大。
解決方案:分區壓力控制(每20層獨立風壓系統)、電梯群控算法(高峰時段運力提升)。
2、醫療建筑
痛點:手術室溫濕度控制精度要求高、負壓病房壓差動態調節難。
解決方案:手術室正負壓智能切換(壓差控制±1Pa)、醫用氣體壓力實時監測。廣州某三甲醫院通過樓宇自控系統降低院感發生率,年節省能耗成本幾百萬元。
3、工業園區
痛點:生產設備熱負荷動態匹配難、光伏+儲能協同管理復雜。
解決方案:生產/辦公區分時分區控能、空壓機余熱回收智能調度。
四、實施案例:技術落地與效益驗證
1、蘇州工業園區
技術方案:數字孿生平臺整合12個子系統,支持跨建筑能源調度。
效益:綜合能效提升,節省電費,消防報警響應速度提升。
2、廣東某地標大廈
技術方案:光照自適應算法+工位傳感器融合分析。
效益:員工眼部疲勞投訴下降,會議室周轉效率提升。
3、廣州某三甲醫院
技術方案:手術室正負壓智能切換+醫用氣體監測。
效益:院感發生率降低,節省能耗成本。
園區樓宇自控系統正從設備控制工具演變為智慧園區生態中樞,其價值已從節能降耗延伸至安全、舒適、可持續的全方位提升。未來,隨著技術迭代與場景深化,樓宇自控將成為構建低碳智慧城市的關鍵基礎設施。
微信
電話
返回頂部